一、引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自从1989年出版以来,累计销量超过2500万册,在全球140个国家以40种语言发行。除了商业上的成功,也获得了极高的口碑赞誉,比如2011年美国时代杂志把本书列为“25本最有影响力的商业管理书籍”之一。
作者史蒂芬·柯维(Stephen R. Covey)是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杨百翰大学博士。他是柯维领导中心的创始人,也是富兰克林柯维公司(Franklin Covey)的联合主席,曾协助众多企业、教育单位与政府机关培训领导人才。柯维在领导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
七个习惯的缘起就来自柯维博士解决自己生活中艰难问题的经历:他和夫人一生一共养育了9个子女,曾在2003年获得美国权威机构颁发的“国家优秀父亲大奖”。然而,像每对夫妇一样,他和夫人曾经在生活中面临着一些深刻而痛苦的问题,这些问题根本就没有办法举重若轻地轻易化解。他们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成功把自己一个学业吃力、各方面都不那么优秀的儿子,培养成一个在学业、社交和体育方面都取得了远超平均水平的发展——成为了几个学生团体的领导者,州一级的运动员,同时获得了优秀的学业成绩的孩子。更重要的是,他发展出了热情和真诚的人格,可以在人际关系中自信地交往。
柯维博士是如何想到“七个习惯”的呢?“不是我想出来的。”他在访谈中提到,“确实是我写的这本书,但是这些准则却是早在我之前就广为人知,”他说道,“这更像是自然法则。我只是把它们整合在一起,通过梳理分析,为人所用。”
书中精选柯维博士“七个习惯”的最核心思想和方法,为忙碌人士带来超价值的自我提升体验。用最少的时间,参透高效能人士的持续成功之路。柯维博士行文流畅,用丰富的事例形象化地诠释深刻的道理。本文将摘选其中精彩段落,结合笔者的感悟与读者分享,一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真知灼见。
二、概论
2.1 基本原则
- 为获得生活的长久成功,培养一个人独立、健全、富足的人格,其作用远远大于掌握某种特定的技巧;
- 生活中很多深刻而痛苦的问题,并没有轻松的捷径。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有意愿和有勇气改变自己;
- 改变自己,首先要从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始。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头脑里的想法,最终也无法改变外部的真实世界。
柯维博士把这些理念统称之为“由内而外”的改变,英语是Inside-out,是构成七个习惯的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所谓由内而外,是指从改变自己的思维,修炼自己的内在人格开始,继而影响到外在环境和他人。而“由外而内”,就是指希望借助某种技巧,能够快速地扭转局面或者操控他人。特定的技巧也许能在短期取得成效,但是如果不是基于健全的人格和品格,一定没有办法取得长久的成功。
2.1.1 思维转换
“思维转换(Paradigm Shift)”一词由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他的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一书中最先提出。库恩在书中阐释,科学研究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几乎都是首先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旧模式才得以成功。
由内而外的起点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核心就是对自己思维的认识和改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人与人因为之前经历的不同,思维方式经常存在极大的差异。一个人成长的前提,就是愿意用现实来检验自己的思维,当发现当前思维的局限性时,愿意打碎旧的认知,采纳更为有效的新思维,这个过程就叫做思维的转换。
古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哥白尼主张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因而激起思维转换。尽管后者曾招致强烈反对与迫害,但转眼间,人类对宇宙万物的诠释完全改观。人类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和能力,同时也对世界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受。
如果我们只想让生活发生相对较小的变化,那么专注于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即可,但是实质性的生活变化还是要靠思维的转换。
梭罗(Thoreau)曾经说过:“一棵邪恶的大树,砍它枝叶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行为和态度就是枝叶,思维方式就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让生活出现实质性的进展。
2.1.2 以原则为中心
改变思维的目的是采纳更好的思维,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更好的思维呢?柯维博士认为是原则。
至于这些原则的真实性和影响力到底怎样,看看弗兰克·柯克(Frank Koch)在海军学院的杂志《过程》(Proceedings)中写到的思维转换经历就知道了。
两艘演习战舰在阴沉的天气中航行了数日,我就在打头的那艘旗舰上当班。当时天色已晚,我站在舰桥上瞭望,浓重的雾气使得能见度极低,因此船长也留在舰桥上压阵。
入夜后不久,舰桥一侧的瞭望员忽然报告:“右舷位置有灯光。”
船长问他光线的移动方向,他回答:“正逼近我们。”这意味着我们可能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船长命令信号兵通知对方:“我们正迎面驶来,建议你转向20度。”
对方说:“建议你转向20度。”
船长说:“发信号,告诉他我是上校,命令他转向20度。”
对方回答:“我是二等水手,你最好转向20度。”
这时船长已勃然大怒,大叫道:“告诉他,这是战舰,让他转向20度。”
对方的信号传来:“这是灯塔。”
结果,我们改变了航道。
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大自然中存在着不变的规律和普遍的法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宇宙中存在的万有引力,人类直到17世纪才通过牛顿用数学公式描述清楚。而自宇宙诞生起的上百亿年,万有引力就一直存在,它制约着宇宙中一切物体的运动。如果我们发现规律并遵从规律,就可以实现最大的自由。违背规律,就无法实现想要的结果。
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行为,但不能自由选择结果,结果是由原则制约的。
原则不同于实践。实践是特定的行为或活动,在某一情况下适用的实践未必能在另一种情况下适用。就好比父母不能将教育第一个孩子的方法照搬到第二个孩子身上。实践是个别的、具体的,而原则是深刻的、基本的和普遍的。原则适用于任何个人、婚姻、家庭以及公私机构。如果我们把原则内化为习惯,就能够用不同的实践方法应对任何局面。
原则不是价值观。一群盗匪可以有相同的价值观,但却违背了良善的原则。如果说原则是地域,那么价值观就是地图。唯有尊重正确原则,才能认清真相。
老子在《道德经》谈到了只有遵循“道”,循道而行,才能实现美好和谐的结果。孔子在《论语》中谈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就是不违背规律,就能实现随心所欲的自由。
2.1.3 新的思想水平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说:“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平往往无法解决。”
由上文,我们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方式,它能正确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改善人际关系,解决深层问题。这种新的思想水平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阐述的内容,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首次般的了解。——艾略特(T.S.Eliot)
2.2 习惯
本书将习惯(habit)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三者的混合体。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
七个习惯具体定义如下:
- 习惯一:积极主动(BE PROACTIVE)
- 习惯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 习惯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 习惯四:双赢思维(THINK WIN-WIN)
- 习惯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 习惯六:统合综效(SYNERGIZE)
- 习惯七: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
这七个习惯并非零落、分散的心理法则。它们符合成长规律,提供了开发个人和人际效能的渐进、连续和高度整合的方法,让我们依次经历“成熟模式”——由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不断进步。
- 依赖(Dependence)期以“你”为核心——你照顾我;你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
- 独立(Independence)期以“我”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负责;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权选择。
- 互赖(Interdependence)期以“我们”为核心——我们可以做到;我们可以合作;我们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和能力,共创前程。
简单来说,依赖期的人靠别人来实现愿望;独立期的人单枪匹马打天下;互赖期的人,群策群力实现最高成就。
2.3 效能
本书意欲介绍“高效能”人士的习惯,那么什么是效能?针对这些问题,柯维首先提出了“产出/产能平衡”(P/PC Balance)原则。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关于鹅生金蛋的故事,足以说明这个常遭违背的原则。
一个穷困的农夫,有一天在他的鹅圈里发现一个闪闪发光的金蛋。开始他以为这是个恶作剧,正准备把金蛋扔掉的时候,他转念一想决定拿去验证一下。
结果鹅蛋竟然是纯金的!农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好运。第二天他越发怀疑,跑到鹅圈一看,还是和昨天一样。此后他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去鹅圈拿金蛋。不久他就成了富翁,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议。
可是财富却使他变得贪婪又急躁,已无法满足于每天一个金蛋,于是他异想天开地把鹅宰杀,想将鹅肚子里的金蛋全部取出。谁知打开一看,鹅肚子里并没有金蛋。鹅死了,再也无法得到金蛋。而毁掉这一切的,正是农民自己。
这则寓言中蕴含了一个自然法则,即效能的基本定义。许多人都用金蛋模式来看待效能,即产出越多,效能越高。而真正的效能应该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二是“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即下金蛋的鹅。在生活中“重蛋轻鹅”的人,最终会连这个产金蛋的资产也保不住。反之,“重鹅轻蛋”的人,最后自己都可能会被活活饿死,更不用说鹅了。
所以,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 P代表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
在一次集体活动中有人问我:“怎样对付那些懒散、不称职的员工?”一位仁兄回答:“投几颗手榴弹!”有几个人颇附和这种霸权式的主张——“不好好干就走人。”
接着又有一个人问:“谁来收拾残局呢?”
“不会有残局。”
“那你怎么不这样对待顾客呢?‘不想买就滚蛋!’”
“那怎么行呢?”
“那这样对待员工就行吗?”
“因为他们是我雇来的。”
“原来如此。请问你的员工是否忠心耿耿?是否勤奋工作?人员流动率如何?”
“开什么玩笑?现在根本找不到得力助手,人人都想请假、兼职、跳槽,对公司毫不在乎。”
像这种只重金蛋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实在难以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潜能。短期的盈利底线固然重要,但却不应凌驾于一切之上。
效能的关键在于平衡。一味重视产出会导致糟糕的健康状况、耗损的机器设备、透支的银行存款或破裂的人际关系。而太过维护产能,就如同一个每天长跑三四个小时的人,宣称可以因此多活十年,却不知大好时光都在跑步中流逝。唯有在金蛋(产出)与鹅的健康和幸福(产能)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效能。虽然你常会因此面临两难选择,但这正是效能原则的精髓所在。
3. 七个习惯
3.1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3.1.1 刺激与回应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
时下盛行的社会观点认为,环境(conditioning)与条件(conditions)对我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柯维博士不否认条件作用影响之大,但他不认为它是决定我们命运的主要因素。
柯维博士将这些被广泛接受用来解释人性的社会观点分为三类:
- 基因决定论(Genetic Determinism):认为人的本性是祖先遗传下来的。比如一个人的脾气不好,那是因为他先祖的DNA中就有坏脾气的因素,又借着基因被继承下来。
- 心理决定论(Psychic Determinism):强调一个人的本性是由父母的言行决定的。比如你总是不敢在人前出头,每次犯错都内疚不已,那是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你的童年经历分不开的,因为你忘不了自己尚且稚嫩、柔弱和依赖他人时受到的心灵伤害,忘不了小时候因为表现欠佳而遭遇的惩罚、排斥和与人比较的感受。
- 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主张环境决定人的本性。周遭的人与事,例如老板、配偶、叛逆期子女,或者经济状况乃至国家政策,都可能是影响因素。
这三种理论都以“刺激-回应”为理论基础,柯维博士把这类比为心理学家巴普洛夫的狗。
著名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每次给狗送食物以前打开红灯、响起铃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铃声一响或红灯一亮,狗就开始分泌唾液。这个实验用来形容一个人反应不经大脑思考,如对逻辑思辨的抗拒。
这些“决定论”是否能清晰反映人类真正的本性呢?柯维博士在书中引用了奥地利著名的犹太神经与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故事。
弗兰克尔是一位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影响的决定论者。该学派认为一个人的幼年经历会造就他的品德和性格,进而决定他的一生。
身为犹太人,弗兰克尔曾在“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其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只剩下一个妹妹。他本人也饱受凌辱,历尽酷刑,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狭小的囚室,忽然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后来他称之为“人类终极的自由”。虽然纳粹能控制他的生存环境,摧残他的肉体,但他的自我意识却是独立的,能够超脱肉体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遭遇。他可以决定外界刺激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或者说,在遭遇(刺激)与对遭遇的回应之间,他有选择回应方式的自由或能力。
这期间他设想了各式各样的状况,比如想象他从死亡营获释后,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自己从这段痛苦遭遇中学得的宝贵教训,告诉他们如何用心灵的眼睛看待自己的经历。
凭着想象与记忆,他不断修炼心灵、头脑和道德的自律能力,将内心的自由种子培育得日益成熟,直到超脱纳粹的禁锢。对于物质环境,纳粹享有决定权和一定的自由,但是弗兰克尔享有更伟大的自由——他强大的内心力量可以帮助他实践自己的选择,超越纳粹的禁锢。这种力量感化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帮助狱友们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寻回自尊。
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弗兰克尔运用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发掘了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即在刺激与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包括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想象力(Imagination)、良知(Conscience)和独立意志(Independent Will),这就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人类独特的能力将我们与动物完全区分。对这些能力加以开发和锻炼,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我们独具的人类潜能。在刺激与回应之间自由选择就是我们最大的能力。
“依赖”层次的人,在逆境中习惯指责他人和环境,把自己说成是受害者,我被他害了,他逼我,没办法,环境太差了。柯维博士在书中分析了这种思维的本质,就是:在面对不利局面时,急于免除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借着把所有责任推给他人,自己规避了承担责任的压力,获得了心理上暂时的舒适。“这不管我的事”。显然,长此以往,这种思维将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能力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好比是吞食一种毒品,当下获得短暂的舒适和快感,但长远上却在毁灭神经系统和身体脏器。
而积极主动应该怎么做呢?弗兰克尔在狱中发现了人性的这个基本原则:
同时,弗兰克尔还指出了人生的三种主要价值观:
- 经验价值观(Experiential Value):来自自身经历;
- 创造价值观(Creative Value):源于个人独创;
- 态度价值观(Attitudinal Value):即面临困境(如绝症)时的回应。
这三种价值观中,境界最高的是态度价值观。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每次经历负面事件时,当成一个训练自己主动积极的习惯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培养更为健康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逆境发生转化。
3.1.2 应对逆境
如何在逆境下培养积极主动的习惯呢?柯维博士给了两个建议:
3.1.2.1 聆听自己的语言
语言很重要,因为一方面一个人的语言模式暴露了思维习惯,另一方面,语言的改变反过来也可以促进思维习惯的改变,所以,培养积极的思维和行为可以从选择更为积极的语言模式开始。
我曾碰到这么一位男士,他说:“你讲得很有道理,可是每个人的状况不同。我的婚姻真是让我忧心忡忡,我和太太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感觉,我猜我们都已经不再爱对方了。该怎么办呢?”
“爱她。”我回答。
“我告诉过你,我已经没有那种感觉了。”
“那就去爱她。”
“你还没理解,我是说我已经没有了爱的感觉。”
“就是因为你已经没有了爱的感觉,所以才要去爱她。”
“可是没有爱,你让我怎么去爱呢?”
“老兄,爱是一个动词,爱的感觉是爱的行动所带来的成果,所以请你爱她,为她服务,为她牺牲,聆听她心里的话,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欣赏她,肯定她。你愿意吗?”
在所有进步的社会中,爱都是代表动作,但消极被动的人却把爱当作一种感觉。好莱坞式的电影就常灌输这种不必为爱负责的观念——因为爱只是感觉,没有感觉,便没有爱。事实上,任由感觉左右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积极主动的人则以实际行动来表现爱。就像母亲忍受痛苦,把新生命带至人世,爱是牺牲奉献,不求回报。又好像父母爱护子女,无微不至,爱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爱的感觉由此而生。
东方禅宗的智慧中有一句话,上半句叫“心随境转则烦”,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的在顺境就兴高采烈,逆境就沮丧抱怨,那么就会烦恼不已。在七个习惯的体系中这就是一种偏向被动地受制于环境的低效能的表现。下半句叫“境随心转则悦”,意思是不管环境或顺或逆,人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的思维和语言。往往是首先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才最终将逆境转化为顺境,能够做到这点的人的精神也会更加平和喜悦。在七个习惯的体系中这就是主动选择对环境的回应的高效能的状态。
3.1.2.2 关注圈和影响圈
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简单地讲,如果你把精力都花在了关注圈,也就是不断抱怨懊恼那些虽然你很在乎,但无法控制、也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上,就是一种消极的习惯。
比如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会非常关注自己的身高,这就是他的关注圈。他渴望自己达到2米。但现实中他可能只有1米85。如果他每天在内心都对此事都懊恼不已,埋怨父母,埋怨基因,埋怨那些已经不可改变的事情,那么本来可以用在训练场上的时间就会在这些抱怨声中悄悄溜走,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思维习惯必然无法带来成功的运动生涯。反之,如果运动员知道自己的身高并不是优势,他选择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训练中(即影响圈),通过常年的自律和锻炼增强自己的力量、速度和技术,保持优异的身材和运动状态,在一定程度弥补自己身高的不足。这样,他更有可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通常来讲,别人对你的态度和行为就在关注圈,而我们自己的思维、语言和行为就是影响圈。那些自己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问题,永远应该是精力付出的焦点,有勇气去尝试之前未曾实施的方法,在不确定性中谋求进展,也坦然承担不确定性中的风险。对那些目前个人无法控制的问题,要尝试接纳,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伴随着压力和痛苦,但我们总可以用独立意志选择看待问题的角度,营造更为平和的心境,这样也更有利于坚决地在影响圈中付出努力。
3.2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阅读下面的内容时,请找个僻静的角落,抛开一切杂念,敞开心扉,跟着柯维博士走过这段心灵之旅。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去参加一位至亲的葬礼。你缓缓走进告别室,淡淡的花香伴随着肃穆的音乐。一路上你见到很多亲友熟悉的面孔,你能体会到他们痛失至亲的悲哀,也能回想起往日相聚的欢乐。
到达前厅,当你看向棺木时,你发现面对的竟然是你自己!是的,没有错,这就是你自己的葬礼,也许这发生在很久之后;也许,并不那么的遥远。
今天,你的亲朋好友们从各地齐聚一堂,追述你的生平,表达对你的爱和感激。
一共有三位致辞的嘉宾,第一位是你的家庭成员,可能是你的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第二位是你的好朋友,第三位是你工作和事业中的伙伴。
现在请仔细想想,你希望人们怎样描述你的一生呢?
在人们眼中你是个怎样的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又是个怎样的朋友和同事?你希望人们说你是个怎样的人呢?能提到你的哪些成就?因为你的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不同?
3.2.1 定义
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以对目前处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误入歧途,白费工夫。毕竟人生旅途的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但是为时已晚,所以说忙碌的人未必出成果。在七个习惯中,“以终为始”的重点是:
开始每一天的时候,在脑海里想一想在生命终点时你所希望的画面,并以此来指导生活中的所有事情。
那么为什么非要谈到“生命终点”呢?毕竟这在全世界很多文化中都是最为禁忌的话题。原因就在于:只有当人们赤裸裸地面对生命终点时,才有可能彻底抛开来自外部的所有期待值,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东西。
这实际上是一种“向死而生”的人生哲学,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会遇到。那么有没有人真的在这样做呢?有的!史蒂夫·乔布斯在200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中这么说:
“记住我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做出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 包括所有外部的期待,所有的荣耀,所有的尴尬或失败,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留下的只有真正重要的。你有时候会陷入患得患失的迷局,“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保持清醒的最好方法。你本来就无可失去, 没有理由不去追随本心。”
3.2.2 原则
两次创造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Mental/First Creation),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Physical/Second Creation)。
以软件开发工作为例,开发前需要有尽可能详细的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文档,在编写这些文档时,开发者会在脑海中构思每一个细节。这些文档会成为设计的蓝图,有了这些文档,开发者才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编程,整个开发过程将以蓝图为准绳。
“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是个客观原则,但“第一次的创造”未必都经过有意识的设计。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不愿主动设计自己的生活,结果就让影响圈外的人或事控制了自己,其生活轨迹屈从于家庭、同事、朋友或环境的压力。如果说人生是一出戏,那么这些人的人生剧本就源于早年的经历、所接受的教育或外界条件的制约。自我意识、良知和想象力这些人类的独特天赋让我们能够审视各种第一次的创造,并掌控自己的那一部分,即自己撰写自己的剧本。换句话说,习惯一谈的是“你是创造者”,习惯二谈的是“第一次创造”。
领导与管理
“以终为始”的另一个原则基础是自我领导,但领导(Leadership)不同于管理(Management)。领导是第一次的创造,必须先于管理;管理是第二次的创造,具体会在习惯三中谈到。领导与管理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关注基层,思考的是“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关注高层,思考的是“我想成就的是什么事业”。
想象一下,一群工人在丛林里清除矮灌木。他们是生产者,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管理者在他们后面拟定政策,引进技术,确定工作进度和补贴计划。领导者则爬上最高那棵树,巡视全貌,然后大声嚷道:“不是这块丛林!”
而忙碌的生产者和管理者会怎么回答呢?“别嚷啦,我们正干得起劲呢。”
很多个人、团队和企业都是这样埋头猛砍,却意识不到他们要砍的并非这片丛林。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更突出了有效领导的重要性。
3.2.3 个人使命宣言
柯维博士认为,实践以终为始最为实际的方法就是“个人使命宣言”,即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你可以把个人使命宣言称为个人宪法。对于个人来说,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使命宣言也同样是评价一切的标准,成为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力量源泉。它既是做出任何关键抉择的基础,也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和情绪下做出日常决策的基础。
有了使命感,你就抓住了积极主动的实质,有了用以指导生活的愿景和价值观,并在这些根本指引的基础上设立长期和短期目标。使命感还有助于你制定基于正确原则的个人书面宪法,让你能够据此高效能地利用时间、精力和才能。
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先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看,其实每一种生物都带有一种天然的使命,那就是生存和繁衍。比如鲑鱼,也就是大马哈鱼,为了完成繁衍的使命,每年从太平洋海域开始几千公里的旅行,回到出生地产卵。在河流中要逆流而上,中途要跳过小瀑布,还要面对其他动物的捕食。在这个壮观的旅程中它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力量。所以说使命激发力量,使命指引方向。
制订个人使命宣言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
- “安全感”(Security) 代表价值观、认同、情感的归属、自尊自重与拥有个人的基本能力。
- “人生方向”(Guidance) 是“地图”和内心的准绳,人类以此为解释外界事物的理据以及决策与行为的原则和内在标准。
- “智慧”(Wisdom) 是人类对生命的认知、对平衡的感知和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包括判断力、洞察力和理解力,是这些能力的统一体。
- “力量”(Power) 则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力,它是做出抉择的关键性力量,也包括培育更有效的习惯以替代顽固旧习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中心,柯维博士将常见的生活中心整理为表格。
![image-20210727211407555](/Users/mengyikun/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10727211407555.png)
而多数人的生活中心是以上某几种中心的混合体,依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化。大多数人的生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今天以朋友为中心,明天又变为以配偶为中心。生活中心如此摇摆不定,情绪上难免起起落落,一会儿意气风发,一会儿颓唐沮丧;一会儿斗志昂扬,一会儿又落魄消沉。缺乏固定的人生方向,没有持久的智慧,也没有稳定的力量或自我评价。
柯维博士认为正确的生活中心应当是以正确原则为中心。
以永恒不变的原则作为生活中心,就能建立高效能的思维方式,也就能正确审视所有其他的生活中心。找到正确的生活中心才能制定正确的个人使命宣言。
弗兰克尔说:“我们是发现而不是发明自己的人生使命。”这么说的确再恰当不过了。凡是人都具备良知与理智,足以发现个人的特长与使命。制定个人使命宣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几经删改,才可以定案。其间可能耗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而且即使定案,仍须不时修正。因为随着物换星移,人的想法也会改变。但时间间隔通常都是以几年为单位,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宪法一旦形成,绝对不会经常修订。
3.3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在确定了人生方向后,就应该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要事第一,就是对习惯二以终为始的执行和坚持。习惯三是关于第二次的创造或者体力上的创造的习惯,是对前面两个习惯的实现、执行和自然流露。它要求我们运用独立意志努力实现一个目标,即以原则为基础安排人生。
生活中以下两种人很常见:
- 有些人总是显得很忙乱,疲于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就好像一个救火队员。从心理层面看,其实这种状态有微妙的激励作用:能把火扑灭的人通常会被关注和称赞,因为他们完成了极为重要的任务,甚至可能被视为“英雄”。但另外一方面,因为这些事情的紧急和突发,会让人处于高度的压力和紧张感中,虽然度过了危机,但已然筋疲力尽。长此以往,很可能内心焦虑,体力透支,甚至需要借助过度的娱乐或者药物才能缓解压力。所以这并不是一种“高效能”的状态。
- 另外一些人,则喜欢一直做琐碎的事情,甚至对不断地完成随时冒出来的琐碎事情上瘾。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自己原来的计划不断被打乱,虽然看起来很忙碌,但并没有取得有价值的进展。就像柯维博士所说的:忙碌不等于成就。从心理层面看,这种状态也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人们喜欢表现出忙碌状态以得到内心的安全感,琐碎的事情往往容易很快完成,内心可以得到即时的满足感。此外,有相当一部分琐碎的事情是来自于别人的要求和干扰,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受人欢迎,于是来者不拒,也很容易陷入这种模式中。显然,这也不是一种“高效能”的状态。
而“要事第一”的意思,就是去识别少数几个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并且能够在外界压力和干扰下,坚持主动优先完成,这样才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重要目标和个人使命。
3.3.1 时间管理矩阵
从本质上看,我们对时间的使用方式不外乎以下四种。
3.3.2 反复出现的危机
很显然,我们无法清除所有的突发危机,因为很多时候这就是工作和生活的本质:比如,如果你的工作就是处理客户投诉,或者在医院急诊室工作,那么突发事件是我们无法控制和减少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问题出现的规律和共性,很可能会发现,如果提前做一些预防性的工作,就能减少一部分危机的爆发,这样就能减少随之而来的压力和打扰。
举个例子,在软件开发工作中,有一段时间,软件某个功能的客诉显著增加,团队成员不得不加班加点忙于处理每一个紧急且重要的业务危机。但回过头来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外部依赖的变更导致软件的一个内部逻辑不再适用,这才导致源源不断的客诉。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眼下紧急而又重要的客诉处理中抽调人力进行开发修复,这非常重要,但可能不是非做不可,“额外”做这个事只会让团队在短期内加更多的班,付出更多的精力。但是从整体来考虑,我们还是决定先进行开发修复,虽然短期会更辛苦,但长远来看这能让团队的工作状态更轻松,业绩产出更优秀。
这说明了“要事第一”的道理:在还不紧急的情况下主动去完成重要的事情,从长远讲将会带来更大的成功。马云在演讲中经常强调:“如果你的屋顶坏了,要在晴天的时候修屋顶。”如果拖延到雨天才被动去修屋顶,将会狼狈不堪,同时不得不付出多得多的经济成本。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即使我们不能减少危机的发生,但也可以让危机爆发后的负面影响最小化。比如在一切平安时购买意外保险,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万一遭遇裁员可以迅速找到新工作。做好这些虽然不能杜绝危机的发生,但是可以防止我们被危机降临时的巨大压力击垮。
另外一方面,从生活的经验中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不得不长期承受过度的压力,那么度过危机后就会倾向于过度的释放和补偿,比如通宵打游戏、刷剧,或者酗酒和用药等。乃至一个表面上善于处理危机的“英雄”可能会突然崩溃。
所以,“要事第一”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因为减少了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压力,一个人更有能够从成瘾性的行为中摆脱出来。实现一种更为可持续的健康模式。
3.3.3 别被琐事打扰
有一个女生在一家大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她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在她工作时间,不断有员工过来找她求助,以至于她自己的重要任务总是无法按计划完成,不得不加班或者拖延。在七个习惯的课堂上,她反思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心理倾向:她非常不善于拒绝别人的请求,导致承担了太多额外的琐碎事件,占据了过多的时间。再进一步的分析,她内心非常渴望受到别人的欢迎和认同,所以才无法恰当地表达拒绝,因为全盘答应别人可以换来最大的受欢迎程度。时间一长,甚至有人会形成习惯,依赖上她,把一些本来应该自己做的事情也甩给她来做。最终的结果,是她自己的效能降低,虽然忙碌但没有重要的成就。
这种不断被琐事打扰的现象也是习惯三“要事第一”要解决的问题。柯维博士提出了两种具体可行的人际技巧。
勇敢说不
从原因上看,如果一个人头脑中不清楚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在现实中就会缺乏勇气和独立意志,结果是更容易屈从于他人和环境的压力。这是处于“依赖”层次的低成熟度的表现。反过来,一个人越是能以终为始,明确什么是最重要的,就越有勇气和胆识做出舍弃和拒绝的决定。这就是乔布斯所说的“只有心中燃烧着熊熊的‘是’的火焰,才能坚定地对其他说‘不’”。这是处于“独立”层次的高成熟度的表现。
在《乔布斯传》中,记载了1998年,在阔别苹果公司13年后,乔布斯重新担任CEO的情景。如果说今天的苹果公司是巨人,那时候就是个瘦弱的矮人,技术实力和财务实力都很有限。乔布斯很清楚,只有集中资源做出爆品,才有可能让苹果起死回生。他发现那时公司在并行开发着十几个产品,经过慎重的思考,乔布斯认为音乐播放器是当时最有前景的产品领域,于是他做出重大决定,关停大部分的产品线,集中精力开发少数几个产品。这在公司内部引起了巨大争议,但得益于乔布斯本人的强悍作风,最终诞生了后来风靡全球的iPod 产品,这成为苹果浴火重生并延续十多年辉煌业绩的起点。
当然,在这里我们的重点不是鼓吹强悍的个人作风,因为粗暴的拒绝可以说是摧毁人际关系的核武器。我们真正想说的是,高效能的人有独立意志,必要时有勇气说不,同时又能保持、甚至增进人际关系的信任。
适当授权
而实现这种平衡,“适当授权”就是一项关键技巧。
授权,简单讲,就是虽然我没有时间做一件事,但我可以安排另外一个人来做。一方面,这可以把对自己没那么重要的事情分散出去,另一方面,对于被授权的一方来说,考虑到经验和能力的差异,对他们这反而可能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本质上,授权是一种信任的传递,授权可以促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对一方减少了琐事的打扰,对另一方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是团队的领导或者孩子的家长,更有条件体会到授权对于提升效能和促进双赢的影响。
授权是事必躬亲与管理之间的最大分野。事必躬亲者凡事不假外求。不放心子女、宁可自己洗碗的父母,自绘蓝图的建筑师或自己打字的执行秘书,都属于这一类。反之,管理者注重建立制度,然后汇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比如分派子女洗碗的父母,领导一群设计人员的建筑师,或监督其他秘书与行政人员的执行秘书。
在书中,柯维博士还详细区分了“指令授权”和“责任授权”,责任授权能够让双方都受益,并最终能够使善于分配工作的人用很少的时间做成很多的事情。
3.4 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习惯四、五、六都能帮助我们建立和维系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双赢思维,来自英文 Think Win-Win,直翻就是以双赢的方式思考。思考解决人际关系中问题的方法。
每个人在试图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时,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4.1 赢输思维
最常见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方式就叫做赢/输,也就是“我要赢你必须输”,或者“我的获益是以你的损失为代价的”。当我们在关系中身处强势地位,拥有更优越的资源和选择权时,更容易运用这种方式。比如,上级对下级,客户对供应商,家长对孩子。赢/输思维引发的行为是向对方施加压力和威胁,以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纯竞争性的场合下,“赢输”思维有适用的空间。比如运动员比赛,冠军只有一个,每个人都想要。比如金融市场中的期货交易,获益方是以损失方为代价的。有时候我们又把这类场景叫做“零和游戏”,就是加起来的总量等于零,所以有正必然就有负。
然而,生活中只有极少数的场合是纯粹的零和游戏,大多数的人际关系是长期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关系中往往既有竞争性,也有合作性。在这种关系下,如果强势方总是用赢输思维来处理关系,确实有可能在当下逼迫弱势一方就范,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在关系中积累了不满、怨恨,甚至仇恨。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关系的破裂,而这个结果并不符合强势方自己的利益。比如,家长不断地呵斥责骂孩子,孩子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忍气吞声和顺从。直到某个时间,比如进入青春期,孩子开始反叛,离家出走,甚至跳楼。面对这个结果家长痛不欲生,但事情的结果已无法挽回。这样的社会新闻几乎每隔几天就能看到。
所以,即使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如果我们希望这段关系长久,在乎这段关系的质量,那么我们就要谨慎评估“赢输”思维是不是最佳选择。说到底,这是一种在达到自己的当前目的和维系住长期关系之间的一种平衡。现实世界中的因果关系往往有很明显的滞后性,人们通常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这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现象。
3.4.2 输赢思维
另外一种和“赢/输”相反的思维是“输/赢”,也就是我输你赢,“我愿意放弃我的利益以成全你”。这种思维导致的行为是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没勇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对方的威胁下轻易地退让和妥协。在人际关系中的弱势方经常会采用这种方式,究其原因,是因为希望讨好对方,通过妥协得到对方的接纳。这种现象通常不像“赢输”那样常见,但在生活中也有实例:比如为了追求配偶或者讨好配偶而忍气吞声,比如销售人员为了保住客户而无底线地退让。
所以,如果我们习惯用“输赢”的方式通过讨好对方来得到接纳,也要仔细权衡短期的结果和长期的代价,反思这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状态
可以看到,赢输和输赢思维各有短期的好处,但也都有明显的局限性。事实上,如果我们的成熟度不够高,内心缺乏安全感,我们可能在这两种模式中反复震荡。比如一开始用赢输的方式威胁压迫对方,如果不能得到结果,或者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内心积累的内疚感,又马上切换成了输赢的模式,希望通过乞求怜悯的方式达成一致。如果还不能实现,心中的挫折感和愤怒又占了上风,我们瞬间又回到了赢输的强悍状态中。这种行为的不一致性难以赢得别人的信任,也无法维系牢固的人际关系。
3.4.3 双赢思维
意识到这些局限性,我们就容易理解双赢思维的本质意义: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际关系并不是纯粹的零和游戏,而是一种相互依赖的游戏。双赢思维就是在这种互赖的关系中,永远谋求共同利益的处世之道,而不是简单地用“我赢”或者“你赢”这样的二分法来处理关系。
自从2007年第一代iPhone发布以来,苹果公司和App开发者的关系也是一个典型的双赢。乔布斯当年慷慨地把收入分成定为三七开,苹果公司只拿30%的收入。这样的制度极大激发了全球应用开发者的积极性,随着App的数量和质量的急剧提升,iPhone和iOS生态系统也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最终是开发者获得了可观的收入,苹果公司为了地球上最赚钱和最值钱的公司。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双赢结果。
苹果公司相对于个体开发者,当然是绝对的强势地位。当年苹果完全有权力把政策定成七三开,公司拿70%,甚至90%。那样的话就是一种“赢/输”思维,在初期能给苹果公司带来更多的现金流。但我们可以想象,按照这个轨迹,十几年后的今天,开发者只能获得极为有限的收入,iOS 系统和苹果公司也绝不会像今天这样强大。这是一个相互制约的双输结果。所以,我们再次看到这个结论,即使是关系中的强势者,长远讲,双赢思维也要强于赢输思维,因为最终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收益。
3.4.3.1 不可替代价值
要想实现双赢,有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那就是赢得对方的信任。
而信任取决于两个因素,品德和能力。品德的作用很明显,如果你不诚信,没有人愿意和你建立合作关系。但只有端正的品德并不足够,能力的作用在这里很重要:弱势一方,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仔细理解对方的需求,努力寻找自己可以为对方提供哪些不可替代的价值。对方对你越有依赖性,就越有双赢的机会。如果发现了这些价值,即使我们地位卑微,也应该有勇气大胆阐明自己的价值和主张。回到习惯一主动积极中的观点,我们无法控制别人,但永远可以努力做好自己影响圈之内的事情。
再拿苹果公司举例,上次我们说过乔布斯1998年回到苹果做CEO,发现公司财务状况极差,如果不能及时融资,现金流有可能断裂,公司会倒闭。摆在二进宫的CEO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去哪里能快速融到巨额资金?
熟悉IT行业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那个年代,在个人电脑和操作系统市场上,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是一对冤家。当时微软的实力比苹果强很多,但年轻气盛的乔布斯多次指责微软公司盗窃了苹果的视窗操作系统,在应用软件上双方也是直接竞争的关系。看起来,这两家公司是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宿敌……然而,最后给苹果融资的居然是微软公司!为什么呢?
乔布斯仔细分析了现状,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领域是无可争议的霸主,如此强大的微软,是否在某些方面要依赖苹果呢?多年以来,微软在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上一支独大,经历了多次政府的反垄断调查,苹果虽然弱小,但基本是微软唯一的竞争对手。如果苹果公司倒闭,微软实际上就坐牢了市场垄断地位。按照美国政府的《反垄断法》,被判为垄断的公司,将面临着被强行拆分的命运。而这是比尔盖茨最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微软实际上需要苹果继续存在,才能够让自己保持完整。这就是我们说的,相互依赖性就是双赢关系的基础。最终,比尔盖茨决定注资1.5亿美元,帮助苹果度过了生死难关。达成交易后,乔布斯本人也说:“我们希望摒弃这样一种观念,即苹果要赢,微软就得输。”
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弱势的一方,不一定只能接受逆来顺受的宿命,这种匮乏的心态非常不利于发现现实中隐藏的机会。
3.4.3.2 看透表面
透过上面的故事还可以看到,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是纯粹竞争的关系,从更大的范围上看往往存在合作和共生的关系。比如,就算是职业运动员,场上每个人全力取胜,但场下往往是惺惺相惜。因为正是有了这些高水平的对手,自己的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才会有更多观众买票来支撑这个行业的存在。中国乒乓球独步天下,但拿下所有的世界冠军未必是件好事,因为一旦其他国家不再投入,这个竞技项目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再列为奥运项目,而这绝不是我们国家希望看到的。在商业中,几家供应商平时是竞争的关系,但遇到一些超大型的复杂项目,任何一家都无法独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些都说明了现实中互赖关系的普遍性,同时也给双赢思维的运用提供了广阔和肥沃的土壤。
3.4.3.3 不成交
双赢思维还有一种表现形式,“不成交”。意思是如果经过分析,认为无法找到一个兼顾双方利益的方案,那可以选择暂时不建立关系。虽然我们失去了当下一个成交机会,但避免了日后因无法满足期待值而导致关系破裂的风险。只要双方的信任关系尚且存在,就可以在未来繁殖出很多新的机会。
举个典型的例子,一个销售人员评估客户的需求后,发现自己的产品并不是最合适的方案。但客户并不完全了解市场行情,如果强力推销,也能够成交。如果强行成交,虽然赚到这笔钱,然而,一旦客户发现真实情况,就不会再信任销售,双方关系破裂甚至对簿公堂。而“不成交”,就是在这个时刻跟客户阐明原因,给客户诚恳的建议,然后选择退出交易。这样的确失去了一单生意,但信任关系反而会加强,长远讲带来的收益很可能会更大。很多做大客户业务的客户经理都有过这样的实际感受。
在中间件的业务接入中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强行接入不合适的业务场景,也会为日后的运营埋下隐患,甚至失去业务的信任。而跟业务阐明原因,选择“不成交”,有时却能获得业务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口碑,同时也保证了服务的质量。
无论是双赢还是不成交,都再次说明了这个重要的道理: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中,满足对方的利益会最终使自己受益,人际关系不断加强,这是高效能的体现。相反地,损人利己的方式虽然得到当下的好处,但最终让自己遭受巨大的损失,是一种低成熟度的表现。简单讲,在互赖的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维系住双赢的状态,最后的状态就将堕落为双输。这正是双赢思维的现实意义。
3.5 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知彼解己的英文原文是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直接翻译是:首先寻求理解他人,然后再让别人理解自己。“知彼”就是“先理解别人”,“解己”就是“再让别人理解自己”。
常见的现象是,当人际之间出现分歧和冲突时,每个人都本能性地保护自己的利益,为自己辩解。导致的现象是每个人都争着讲话,甚至打断别人,希望用反复强调和更大的嗓门来让对方“听进去”。然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听不进去”,如果我们被别人抢了话,虽然出于礼貌在听,但实际上是在忍耐的煎熬中听,对方在讲什么并不重要,我只想你讲完后该我讲了。
这样,虽然双方在激烈地对话,但实际上没有人“听进去”。因为都没有听进去,所以也没有人被说服。打个比方,这就好比我很想把我瓶子里的水倒进你的瓶子里,但你的瓶子的盖子没有打开,不管我倒得多么汹涌,你还是滴水未进。最终问题还是没法解决,对话不欢而散。时间长了,双方都逐渐形成了对方的负面认知,人际关系因此变得紧张而疏远。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每个人在内心都可能有一种倾向:就是这个世界上的观点只有“我的”和“错误的”这两类。对方的观点和诉求是谬误,所以不值得一听。
在历史上阿拉伯国家和犹太民族有诸多矛盾,其中埃及曾经和以色列进行过五次中东战争。埃及作为战败一方,自己的领土西奈半岛曾经被以色列占领过十几年。在1978年,双方开始就西奈半岛的归还展开谈判。埃及的要求非常明确,立刻归还,因为几千年来西奈半岛就是埃及的领土。但以色列一开始只同意归还部分领土,要求保留部分接壤的领土。
埃及感到愤怒,因为这是对国家主权的不尊重,双方关系趋于紧张。在协调方的斡旋下,埃及的代表愿意摆脱情绪的控制,花时间了解以色列的想法和顾虑。以色列并不否认埃及对西奈半岛的所属权,也愿意尊重埃及的主权。然而,以色列的担心是一旦归还,埃及可以在和两国接壤的领土布置重型武器,一旦展开报复行动,以色列的国土将极为危险。原来以色列并非想继续霸占别国的领土,而是担心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在理解了以色列的顾虑以后,埃及也表达了自己的承诺,不会发动类似的攻击。在兼顾双方的诉求后,最终达成了协议:西奈半岛的主权全部归还埃及,埃及拥有完整的行政管理权。另一方面,在两国接壤的200余公里的边界线上,埃及只能部署几百名装备轻武器的士兵,以照顾以色列的顾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戴维营协议》,直到4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到:“知彼”有助于化解分歧,达成一致。如果双方互相斗狠,互相威胁,最终将会是双输的结局。
3.5.1 同理心(Empathy)聆听
沟通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技能。人们在清醒时的大多数时间都在交流。但是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教育多偏向读写的训练,说也占其中一部分,可是从来没有人教导我们如何去听。然而听懂别人说话,尤其是从对方的立场去聆听,实在不是件容易事。接受过倾听训练的人少之又少,多数训练是关于个人魅力的,这样反而妨碍了建立真正理解他人最需要的性格、交往基础。
我们的聆听一般分为五个层次:
- 充耳不闻,压根不听别人说话;
- 装模作样,敷衍、打哈哈;
- 选择性接收,只听一部分;
- 聚精会神,努力听到每一个字;
- 同理心聆听,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同理心倾听的目的是理解,而不是表达不同意或者同意。特别当对方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时,同理心倾听还应当表现出我们注意到了对方的情绪,比如“看起来你对这件事感到最愤怒”,这相当于是给了对方“心理空气”,有助于缓和激动的情绪。
应用“知彼解己”的另一个典型场景就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父母通常没有耐心听孩子的想法,而是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判断孩子年幼无知,想让孩子闭上嘴听自己的。当然,年幼的孩子的头脑和见识当然比不过父母,不过如果随意否定孩子的想法,会让孩子关闭内心的大门,让自己跟父母对立起来。同时,因为没有花时间充分沟通,孩子也很难对父母的观点心悦诚服。
移情聆听是有风险的。只有当你做好了被对方影响的准备,才能深入到移情聆听的阶段,而这是需要足够的安全感的,因为这时候的你会变得很脆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很矛盾,因为在影响对方之前,你必须先被影响,即真正理解对方。所以说习惯一、二和三是基础,帮你保持核心不变,即以原则为中心,从而平和而有力地应对坚实内心之外的脆弱。
3.5.2 表达也要讲技巧
了解别人固然重要,但我们也有义务让自己被人了解,这通常需要相当的勇气。古希腊人有一种很经典的哲学观点,即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这三个词集中体现了让他人理解自己以及有效表达自己的精髓。
- 品德指的是你个人的可信度,是人们对你的诚信和能力的认可,是人们对你的信任。
- 感情指的是你的移情能力,是感性的,说明你能通过交流迅速理解他人的情感。
- 理性是你的逻辑能力,即合理表达自己的能力。
请注意这个顺序:品德、感情、理性。首先是你本身的品德,然后是你同他人的关系,最后是你表达自己的能力,这是另外一种重要的模式转换。多数人习惯直接用左脑逻辑表达自己,意图说服别人,却从来没把品德第一、感情第二放在心上。
有天他告诉我:“史蒂芬,我申请研究基金的事毫无成果,因为我的研究不是学院的主要方向。”
详细地分析了他的处境后,我希望他能按照品德、感情、理性的顺序重新准备一下实验介绍。我告诉他:“我明白你很真诚,研究确实能带来好处。只是你要描述一下实验能产生的相关效应和优势。让他们明白你确实对此有深入研究,而且要清晰地表述要求背后的逻辑。”
他欣然同意,并且愿意和我一起按照这个方式事先演练一下。
介绍的开头,他首先表达已经了解对方的目标以及关于这个实验的担忧,提出自己的建议。
他慢慢地逐步深入。介绍进行到一半,他表达了自己清晰的思路,并尊重对方的观点。一位教授向另一位教授点点头,告诉他基金申请获得批准。
表达自己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据对他人的了解来诉说自己的意见,有时候甚至会改变初衷。因为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你也会产生新的见解。
3.6 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
从个人效能的角度,统合综效基于这样的原则:人与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认知上每个人都有盲点,能力上每个人都有短板。成为一个全能的人是不现实的,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最弱项来讲,可能付出极大的努力也很难达到平均的水平。
一种更高效能的思路是: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最突出的优势和弱势,然后主动去寻找可以跟自己互补的对象,建立和经营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这个系统将发挥出统合综效的效果,实现比“孤家寡人”远远优越的结果,也就是1+1>2。
自然界到处都有统合综效的影子。如果你把两棵植物种得很近,它们的根就会缠绕在一起,土壤质量就会提高,两棵植物都能比被分开时更加茁壮地成长。叠放在一起的两块木片所能承受的重量大于叠放前分别承受的重量之和。
在《乔布斯传》中,乔布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伙人,叫沃兹尼亚克。大家现在对乔布斯的印象可能是技术天才,但是如果仔细看那段历史,会发现他最擅长的并不是技术。那时候他们两个人各司其职,沃兹尼亚克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个极客,精通硬件软件。但他生性羞涩内敛,并不擅长与人交往。而乔布斯,虽然也有不错的技术功底,但真正的强项却是商业敏感度和影响他人。传记中记载了当年乔布斯单枪匹马跟大公司谈判,拿回来一个为一款硬件设计游戏的订单,但凭他自己的能力没法完成。沃兹可以编程,但他没有能力拿下订单。只有两人合作,各自才能挣到更多的钱。两人的这种合作关系一直延续了多年。设想如果沃兹当年想要变成杰出的商业高手,必然消耗大量的时间,自己擅长的技术可能也会荒废。而当他和乔布斯组成一个“共生系统”时,他用容易的多的方式取得了大得多的成功。
3.6.1 统合综效沟通
所谓统合综效的沟通,是指敞开胸怀,接纳一切奇怪的想法,同时也贡献自己的见地。
柯维博士将沟通分为三个层次,下图揭示了信任度与沟通层次之间的联系:
低层次的沟通源自低信任度,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提防,步步为营,经常借助法律说话,为情况恶化作打算,其结果只能是赢/输或者输/赢,而且毫无效率可言,即产出/产能不平衡,最后只能是让人们更有理由进行自我防御和保护。
中间一层是彼此尊重的交流方式,唯有相当成熟的人才办得到。但是为了避免冲突,双方都保持礼貌,但却不一定为对方设想。即使掌握了对方的意向,也不能了解背后的真正原因,也不可能完全开诚布公,探讨其余的选择路径。这种沟通层次在独立的,甚至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尚有立足之地,但并不具创造性。妥协一般意味着1+1=1.5,双方有得有失,只是一种低级别的双赢。
那么统合综效的沟通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书中提到了以下两点。
3.6.2 尊重差异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
自以为是的人,总自认最客观,他人都有所偏颇,这正是画地为牢;反之,虚怀若谷的人能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乐于在与人交往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见解,重视不同的意见,因而增广见闻。此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路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在沟通中应当尊重差异。
差异非常可贵,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益处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获。当发现一个有能力的人的观点与我不同时,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还未能体会的奥妙,这时应该主动邀请对方阐明,然后再展开共同的探讨。这实际就是一个“知彼解己”的过程。
在乔布斯的例子中我们看到沃兹和乔布斯的差异,这种差异不需要抹除,反而对合作有益。乔布斯拿手的产品设计,也不是一个人在办公室冥思苦想,而是跟团队一起到一个僻静的地方,一起冥想之后,展开头脑风暴,在观点的交锋中寻找灵感。实际上,正是因为差异性和互补性,才使得一个团队或者系统格外的坚固。刻意消除差异反而无法形成真正的和谐。一个人总是有独立见解,虽然与别人不一样,但可以不断吸引别人进行交往。相反,人云亦云,唯唯诺诺,表面上避免了冲突,但实际上没创造价值,不能赢得别人深厚的信任。
3.6.3 第三种选择
一个父亲想利用暑假假期带全家去露营钓鱼,为此提前做了很多准备,两个儿子也极为兴奋。然而假期临近,妻子却有想法利用难得的假期去陪伴久病不愈的母亲。一场家庭争端即将触发。
面对分歧,丈夫和妻子有可能争吵和互相攻击,比如丈夫说 母亲已经有妻子的妹妹在照顾,本来也计划过几个月过年时去看望母亲。妻子说不知道母亲还有多少时日在世上,陪伴母亲比钓鱼更重要。然后丈夫反驳说 老公和孩子也很重要……
当双方都开始攻击对方时,能量就会转为负面,关系也趋于紧张。
另外的可能就是忍让和妥协,这实际就是为了避免直接冲突,一方或者双方不得不采用了“输赢”的思维。无论是丈夫还是妻子,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都会心有不甘。如果分开行动,夫妻心里都会有内疚感,也不会愉快。
而寻找第三种选择,就是在双赢思维和知彼解己这些原则的支持下,寻找可能的更好的方案。如果双方能在平静的状态下充分沟通,丈夫会发现妻子想减轻妹妹常年照顾母亲的负担,也的确担心没法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妻子也发现丈夫为了让全家开心煞费苦心,特意去参加了钓鱼培训班和购买了专业的设备。
然后他们可以试着寻找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
“也许在这个月找一周,家务请人代劳,其他由我负责,你就可以去看母亲。要不然,到距离母亲较近的地点去度假钓鱼也不错,甚至邀请附近的亲友一起度假,更有意思。”
虽然这些方法也不一定都可行,但是要好过简单的妥协和忍让。而且在商讨的过程中没有积累负面的情绪。就像柯维博士所说的,差异和分歧可能让人们产生隔膜,但也有可能让彼此更加亲近。因为在寻找第三选择的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依赖会加强,这个过程也给原有的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第三选择的寻找是统合综效思维的重要应用。第三选择在开始时并不明显,而且人们在面对冲突时因为情绪的影响也可能失去了耐心和理性。寻找第三选择需要我们内心的富足心态,相信一定存在更好的方案。同时内心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谦逊,把维护自我的虚荣置于追求更好的结果之下,把压制对方的冲动转化为同理心倾听。如果一个人面对压力能坚持这样做,并且引导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那么一定可以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实现更大的成功。
柯维博士在2011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出版了最新的著作the 3rd alternative,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详细阐述了运用统合综效的思想,以不同于妥协退让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的思想。建议大家作为习惯六的拓展阅读。
3.7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提升原则
最后一个习惯在模型图中环绕着其它六个习惯,因为正是习惯七让其它习惯成为可能。
不断更新的英文原文是 Sharpen the Saw,Saw 即锯子,这个短语的意思其实是磨锯子。它的寓意来自一个小故事:
假使你在森林中看到一名伐木工人,为了锯一棵树已辛苦工作了5个小时,筋疲力竭却进展有限,你当然会建议他:“为什么不暂停几分钟,把锯子磨得更锋利?”对方却回答:“我没空,锯树都来不及,哪有时间磨锯子?”
“不断更新”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忙于追逐目标,或者为他人奉献自己时,千万不要忘了给自己加油充电,照顾好自己。每个人所拥有的最大资产就是自己,“不断更新”就是在漫长的人生中从四个方面维护好这项资产——身体,智力,精神和社会情感。这四个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在这四个方面健全、平衡地投入时间发展,就是不断更新的含义。
3.7.1 身体层面
身体层面指有效呵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饮食,充足休息以及定期锻炼。
还记得在习惯三中提到的时间管理矩阵吗?锻炼属于第二象限事务,但是由于不具紧急性,因此很少人能坚持不懈,结果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陷入了第一象限事务,不得不面对健康问题和危机,而原因正是之前对锻炼的忽视。
身体锻炼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
- 耐力:源自有氧运动,也就是会大量摄入氧气的运动,这会增强心血管的供血能力。心脏上的肌肉组织是心肌,我们没办法像锻炼胳膊上的肱二头肌那样直接去锻炼心肌。只能通过身体大的肌肉群,特别是腿部肌肉来间接地锻炼心肌。所以像快走,慢跑,自行车,游泳等项目都非常有好处。
- 柔韧性:来自于拉伸运动。在有氧运动之前拉伸可以给肌肉预热,防止受伤。之后拉伸可以排解肌肉中积累的乳酸,防止身体酸痛。
- 力量:源于对肌肉的训练,比如俯卧撑,引体向上,或者举重等器械的练习。肌肉含量的增加能够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从而让身体更好的新陈代谢,体重不容易失控,精神也会更好。
3.7.2 精神层面
精神层面的自我更新是指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让精神回归平和、充实的状态。在习惯二中,柯维博士提到了维克多弗兰克尔所主张的对精神疾病的意义疗法。精神层面的更新,就是指找到内心的意义感,避免意志的消沉和情绪的抑郁。
具体的做法是多种多样的,因为人与人在这方面的习惯可能差异极大。对有些人来讲就是每天花一点时间进行反思和冥想,就好像孔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柯维博士就会经常回顾自己写下的个人使命宣言,提醒自己什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特别是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时候。还有些人从大自然中汲取精神能量,大自然会赐福给那些沉浸其中的人。
3.7.3 智力层面
多数人的智力发育和训练都是在学校中完成的,但是一旦离开学校,很多人的头脑就会退化。成年人智力的更新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阅读,根据人民日报公布的国民阅读调查,中国人在2018年的平均阅读量是4.67本书,美国的数字是9本,而日本达到了40本。习近平主席也曾多次谈到:要提倡多读书,建立书香社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我们的社会也会成为更加高效能的社会。
柯维博士编写本书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人们喜欢把时间花在看电视上,而他认为沉迷电视和肥皂剧是一种病态的依赖行为。现在电子信息越来越发达,智能手机、互联网、短视频的出现为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层出不穷的娱乐内容也侵蚀了更多的个人时间。柯维博士提出“做技术的主人,不要做技术的奴隶”,我们应当利用好便利的技术不断进行智力层面的自我更新,而不是成为新技术的奴隶。
更新智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阅读和写作。
养成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是拓展思维的最佳方式,柯维博士强烈建议大家从每个月读一本书开始,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面对作者不同的观点,如果能实践习惯五(知彼解己)则会事半功倍。
写作是另一种有效的方式,正如读书写读书笔记,调研写调研文档,写作能帮助我们梳理思路,从读者的角度吃透所写的内容,帮助我们从“能理解”提升到“可复述”的新层次。
3.7.4 社会/情感层面
前三点都是帮助我们从个人角度进行更新,最后一点则帮助我们从与人际关系的角度进行更新。
社会/情感层面的更新并不像其他层面的更新那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我们可以在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完成这项工作。比如每天用积极肯定的语言跟孩子交流,比如对爱人的陪伴和交谈,经常用小礼物表达内心情感,拥抱和亲吻等等。用心维系好重要的情感关系,用心服务于他人,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心情更舒畅,身体更健康,对生活有更高的满意度。
3.7.5 螺旋式上升
自我提升和完善是一种原则,也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成长和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4. 总结
理解七个习惯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看看它们的对立面。以下图表将高效能人士与低效能人士作了对比。
我们的生活会被父母、环境、条件等深深地影响。这些影响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它们就好像是一段写好的程序,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是这些程序每时每刻都在生活的后台运行,影响着我们的生命轨迹。而一个成熟的人,一个主动积极的人,有能力发挥人类的天赋,做出自由的选择,跳出那些传递到自己身上的消极的程序。这样的人,柯维先生称之为“转型人”。正如我们被父母所影响,我们的孩子也会被我们深深地影响,而这个过程无声无息潜移默化,甚至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所以,我们的每一次成长,我们的每一个转变,都在影响着孩子和后代。自己成为转型人,让孩子也成为转型人,这也是每个高效能人士的使命。七个习惯是有关转变的理论。没有人能够靠劝说让别人真正转变,每个人的心中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变化之门。
5、FAQ
以下FAQ节选自原书的“答读者问”一章。
您个人认为哪个习惯最难以付诸实践?
习惯五。当我筋疲力尽的时候,当我深信自己正确的时候,我真不想听别人说话,我甚至会假装聆听。从根本上说,我犯的就是我自己所说的那种错误——聆听的目的是做出回答,而不是去理解对方。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几乎每天都要花费很大气力去实践所有七个习惯,我没有征服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我认为它们是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把握的人生原则,我们越是接近于把握它们,就越是意识到我们距离目标其实还相当遥远。你知道得越多,就会意识到自己不知道的更多——这是同样的道理。
正因为如此,我在大学里给学生打分时,有50%的分数是提问质量分,另外50%的分数是答案质量分。这样更能反映他们真实的知识水平。
您是富兰克林柯维(FranklinCovey)的副总裁,富兰克林柯维(FranklinCovey)也遵循七个习惯吗?
我们不断努力实践我们讲授的内容——这是我们最基本的价值观之一。不过,我们做得不够完美。如同其他企业一样,我们面临着挑战:一方面要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现实,另一方面要融合前柯维领导中心和富兰克林-奎斯特公司的两种文化。公司的合并是1997年夏天完成的,运用这些原则需要时间、耐心和毅力。成功与否的真正考验是长期性的,只言片语无法描述准确的情况。
每一架飞机都常常会偏离航线,但又不断回到正确航线上来,并最终抵达目的地。我们所有个人、家庭或组织也是一样,关键是“以终为始”,共同致力于经常性的反馈和线路调整。
我的老板(配偶、子女、朋友等)确实需要七个习惯,您建议我怎样让他们阅读本书?
只有当他们知道你对他们有多关心时,他们才会关心你知道的有多多。请以可信赖的人格榜样为基础,和他们建立信任、坦诚的关系,然后和他们分享“七个习惯”对你的帮助。让他们在你的生活中看到鲜活的“七个习惯”,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邀请他们参加某个培训项目,或者把这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他们,或者在必要时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理念。
有些人声称自己掌握着真正的成功秘诀,您对此有何看法?
我要声明两点,首先,如果他们所说的内容以原则或自然法则为基础,我就愿意向他们求教,并且加以推介;其次,我要说,我们也许是在用不同的措辞表述相同的基本原则或自然法则。
您真的谢顶吗?抑或是为了节省时间才剃了光头?
嘿,听我说,当你忙着吹干你的头发时,我已经在为顾客服务了。事实上,当我第一次听说“秃就是美”这句话时,我激动得无以名状!
6、延伸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电子版可以在微信读书阅读。